留学生找工作流程时间线是怎样的?有哪些准备工作?
相信小伙伴们都做好了奋斗的准备,摩拳擦掌,迫不及待想知道如何高效拿Offer,我们就先从整个Recruiting的过程和时间线说起吧。
具体步骤如何做?
找工作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,小伙伴们要借助自己身边已有的资源,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相关经历,一步一步拿到更相关的实习,才能最终拿到Dream Offer,不要想一步登天哦。
举个例子,如果你毕业想去高盛做Investment Banking,等到快毕业才想申请就为时已晚了。一般情况下,从大一大二就要开始积累各种经验,努力参加公司内部或者在学校组织的Info Session,进行Networking,积极参与相关的实习和Project来丰富经历,锻炼Technical技能。然后借助这些经验和技能申请大三暑假的实习,然后好好表现,继续Networking,展现实力,争取拿到Return Offer。
而整个流程通常会持续数年之久,不断丰满自己向更好的职位和公司进发。不同行业的求职准备工作大同小异,基本上可以分为Tangible和Intangible两部分。
Tangible的部分但凡找工作都要经历,有点类似于你的考试成绩和GPA,比如各种实习社团经历、准备简历,参加Career Fair,面试。一般需要专门花心思准备。
Intangible的部分一般包括软实力,是需要长期锻炼和培养的,比如做好规划、实习和Project过程中积累的知识、技能,语言提升、交流沟通和长期积累的人脉。这些是需要不断积累、厚积薄发的。Offer帮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提高Networking能力和技巧和提升语言和沟通能力的指南。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戳链接详细了解一下。
找工作的时间线根据行业和地区有很大的差别,具体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参考Offer帮行业入门指南里时间线的部分来了解。
我们先跟大家说下总体的原则:
1. 越早开始准备越好
2. 软实力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联系,当然肯定会越来越好!
3. 持续关注感兴趣的行业相关公司的各种活动,学习知识
4. Tangible每个部分都需要精心准备和练习
时间紧任务重,准备工作到底有哪些?
有小伙伴和我们说,“找工作有什么要准备的?快毕业搞下简历,找就好咯~” 那我们要说“No!No!No!” 我们先来简单梳理一下到底有哪些工作要做吧~
我们可以从拿到一份Fulltime的工作所需要的几个方面入手,看看如何合理规划、分配时间。想拿到一份Fulltime的Offer,一般需要下面几个条件:
符合Job Description的要求
GPA – GPA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,对于学生来说,它是学习能力和Work Ethics最有力的佐证,因此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然是越高越好。
相关的实习、经历 – 这部分自然是越相关越好、在相关的基础上,越丰富越好;功利点、实际点说,简历是基于经历的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这些经历都是简历的素材,有了这些经历,才能不断丰满,逐步走向人生巅峰。但更重要的是,通过这些经历,你会积累很多实际的知识技能、帮你了解行业和自己,同时积累宝贵的人脉。所以相关的经历也要放到规划里,是必须安排上的!
语言、沟通等软技能 + Networking – 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,任何阶段都需要坚持不懈的进行 - 从找工作实习,到工作之后都不能忽视。它们重要、但常常因为看似不紧急、或者大家的惰性而被忽视,毕竟小伙伴们的朋友还是以中国人为主,对美国工作圈的语言环境需要适应和练习。但很多Professionals表明,这也是大家最欠缺的,所以Offer帮特地为小伙伴准备好了详细讲解语言沟通和Networking该如何有效提升的指南,帮你搞定这两大拦路虎。
Technical知识技能 – 比如Quant需要编程、建模;Investment Banking需要财报分析、估值;Management Consulting需要准备Case Studies;
简历/Cover Letter等申请材料
申请材料分两部分,第一是素材,第二是呈现。素材很容易理解,就是你本身的经历,比如学校、GPA、实习、社团经历等等;呈现就是如何最优化地在简历上展示自己。呈现是有套路可寻的,你可以参考留学生保姆级简历指南,一步一步最优自己的简历。
过面试
面试是通往Offer的最后一道关卡,也是非常综合性的考验:软技能、硬知识和面试的准备和技巧,一个都不能少。